99下學期-資優班戶外教學 99下學期-資優班戶外教學 這次戶外教學是要去美濃老街和旗山老街,嗯~~~我該寫哪裡好呢?來寫美濃老街好了!美濃老街的入口有一個「敬字亭」,大家一定會有一個疑問,什麼是敬字亭啊? 其實敬字亭是用來祭拜蔡倫、孔子、朱熹,文昌帝君、倉頡等,主要以前的紙很珍貴,而且讀書的人很少,所以對造字、發明紙的人及對後世思想有貢獻的人,客家人都對他們很尊敬,所以用敬字亭來祭拜他們。 在敬字亭旁有一座菸樓,因為以前美濃生產菸葉,菸葉需要烘乾才能賣,所以美濃有許多的菸樓,翁老師就帶我們去參觀;在菸樓裏面可以看到菸樓的構造,有吊掛菸葉的架子,有烘菸葉的通氣窗,因為人力的短缺及科技的進步,現在都用電氣設備來烘烤菸葉,所以菸樓也就愈來愈少。 之後,我們到了「白馬名家」,就是「宋屋學堂」,又叫做「吟杏書室」,為什麼叫做「白馬名家」呢?相傳清光緒年間,有一天下午,宋氏婦人外出割菜回來餵豬,到了傍晚,她把這些蕃薯葉和蕃薯放在竹林裡的水缸邊就回去了。 第二天一早,她要提水時,卻發現水缸的水沒了。她順手把菜放在桌上,隔天一早卻不見了,為了找出偷菜真兇,宋氏夫婦決定躲在暗處等候。 夜半時分,只見一匹白馬將青菜一掃而空,宋氏夫婦追尋白馬的蹄印來到山林中,馬兒失去了蹤影,他們就趕緊去白馬消失不見的地方查看,結果在那裡看到一顆石頭伯公。宋氏夫婦夫妻回去後,就和家人準備了牲醴,來到石頭伯公那裡燒香祭拜,請石頭伯公准許他們來挖挖看,在他們虔誠祭拜過後,就用竹子做的筊來請示,結果連續三次都是聖筊,大家很高興,就一起來挖,結果挖到了很多金銀財寶。宋家一夜致富,為了感恩回饋,宋家興辦吟杏書室,延師教授「唐書」,教育當地學子參加科舉考試以求取功名。 在「白馬名家」旁有一座德勝爺廟,這也有一段傳奇的故事,以前的美濃叫做瀰濃,在林豐山、林桂山率領十六姓一百多名的鄉親近入該地移墾,經過五十一年的時間生息成長後,幾代的青壯人數總和,也不過千人上下,可說是戶少人稀。再加上年輕人參加義勇軍出堆作戰,庄內剩下的幾乎是老幼婦孺。 在乾隆五十一年所發生的「林爽文抗清事件」,林爽文於台中大里因不滿官府施壓起而造反,莊大田則在鳳山響應,六堆粵庄起而勤王保家舉義,義民出堆作戰無數,接遴旗山閩人居住最近的瀰濃庄,隨時都有遭受攻擊欺凌的可能。當莊大田的部隊圍攻之際,僅能議謀女著男裝、解髻作辮,以助庄境之守備,男子則手持干戈,巡邏探查邊境。 當莊大田的部隊自牛埔方面圍攻之際,群匪蟻聚整隊各持石灰一囊而來,並乘著西風大起,先後拋撒灰粉以期掩害我軍之眼目,乘勢破陣。 就在危急存亡之時,忽然天色大變、狂風大作,敵我兩軍都看見半空中,出現一位赤面長鬚高大無比的天神,率領無數天兵天將殺奔下來外,並持巨扇在空中飛舞,風勢因而由西轉東,灰粉反而回頭吹向匪徒自受其害,一時間戰況逆轉翻盤,我軍乘勢追擊殺敵無數,匪遂敗戰而逃、落荒四散。 當彌濃義民凱旋而歸,以為獲得神力扶助方能得勝,並一致認為赤面長鬚高大天神,是 關聖帝 君顯靈扶持,於是在下庄交戰之處,立「德勝公」香座位奉祀,以茲感恩圖報。(引用自http://www.ucute.com.tw/justrustme/index.aspx?act=article&aid=159968939) 在那裏老師也教我們如何辦識公石獅和母石獅的區別,公石獅胸前有錢幣,嘴中有一顆球,母石獅腳下有小獅子,但是嘴吧是閉起來的,為什麼是閉起來的呢?因為以前是女生比沒較有地位,所以嘴吧是閉起來的,真是令我不可思議。 然後老師帶我們去看附近的廳堂,到了也是宋家人的一座庭院,裏面的建築是兩層樓的樓房,在二樓上有兩塊匾額,一塊寫著「京兆堂」、另一塊是「貢元」,老師就跟我們解釋,「京兆堂」是這戶人家的堂號,看堂號就可以知道他們的祖先是從那裏來的,而且是姓什麼。「京兆堂」就是姓宋,「?川堂」是姓陳或姓賴,「三省堂」是姓曾,真是有趣。 而「貢元」是「白馬名家」其祖宋阿昌雖家產殷實,但不恃富而驕,而是每年捐獻出大批財物救濟貧窮;並在交通要道上,設立茶亭,供過往路人歇腳、納涼、喝茶。如此的善行義舉受到地方政府的肯定,提報京城後,於同治十一年獲同治皇帝御賜「貢元」金匾,以資嘉勉。所以「白馬名家」的「貢元」並不是科舉考試得來的。(引用自許秀霞:功名、文學與傳說──書香美濃的形塑) 在「白馬名家」一樓的祠堂內,兩邊有棟對「本脈梅州數百年瓜綿椒衍長發其祥從茲卑熾卑昌尚念青山老屋;支傳台島二十世渡地營巢永緩厥位即此爰居處毋忘白馬名家」;而在二樓門對「賦梅昭世德,編竹衍家風」。老師說這就可以看出客家人不忘本,希望後世子孫能遵循家風。 看完「白馬名家」,翁老師就帶我們去買麻糬。麻糬都已經分裝成一小包,但是我們都不知道要如何吃,賣麻糬的奶奶這時候也出來教我們如何吃。剛出爐的麻糬,熱熱的,再加上花生粉,真好吃。 轉個彎,翁老師就帶我們去看水橋,翁老師說水橋的水是引荖濃溪的水,開闢水圳引水,在它的上游,有竹門發電廠,也是有名的古蹟。而水橋主要功能就是把灌溉水蓋個橋橫跨在美濃溪上,引至對岸的水圳,兼具暗坑引水及陸橋的功用,也就是橋上讓行人及機車通行,橋下為水道,形成十分特殊的建築與景觀。水橋建於日本昭和元年(1926),至昭和3年(1928)竣工完成,由日本水利技師岡田安久次郎設計。(引用自台灣大百科: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24301&Keyword=%E7%BE%8E%E6%BF%83) 走著走著,我們到了另一間老房子,上面的堂號就是「?川堂」, 翁老師就介紹客家人的「夥房」,「夥房」就是客家人三合院、四合院或其他更為龐雜的建築合院的意思。 「夥」的意思是一群人,而「房」字除了原有「房子」的意思之外,它還只涉繼承並傳下家族父係血脈與財產的基本單位。 看完夥房後,我們就坐車到東門樓。東門樓以前的功能是做為瞭望的高塔,上面原來還有警鐘,當有危險的時候,就敲鐘警告大家。   離東門樓不遠處,在美濃溪旁有一座「美濃庄頭伯公」,就是土地公廟;客家人所說的伯公就是一般俗稱的土地公,美濃開莊是在清朝乾隆元年(西元1736年)屏東武洛庄的林豐山,林桂山兄弟和團練夥伴,在靈山下的凹地開始開基闢地,「美濃庄頭伯公」即是當年所設,距今有200多年歷史,是美濃第一座土地公廟。 然後我們就慢慢走路去看百年古井,以前的人沒有自來水,都是用井水,而且鑿一口井非常不容易,所以井都是共用比較多。 看完「美濃庄頭伯公」及「百年古井」後,我們要告別美濃,要往旗山出發了。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c4145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